六七千年前,坛丘地区已有人类渔猎耕织,繁衍生息。隋唐时期,开通江南运河,南北交通方便,社会稳定,经济繁荣,人口发展较快。南宋时遭遇兵灾,人口锐减。元末明初农民流徙,坛丘成市;后因战乱,人口剧减。明成化中(1465~1487年),坛丘居民四五十家。嘉靖年间(1522~1566年),居民倍增。清康熙年间(1662~1722年),坛丘居民日增。民国37年(1948年),坛丘境内有18355人,其中男9573人,女8782人。
50年代后,坛丘经济发展,社会安定,人口增长迅速。1959~1961年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,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,死亡率上升,自然增长率负增长;外流人员增多,机械增长率负增长。1962~1971年人口年均净增545人。70年代始,坛丘实行计划生育,人口出生率增势趋缓。80年代起,落实计划生育措施,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。随着育龄人群的增多,生育高峰的到来,人口总量不断增长,2000年7月,坛丘总面积47.02平方公里,总人口27946人。
一、人口总量
坛丘集镇形成于元朝,元末明初镇上有72家铁匠铺。明成化中(1465~1487年),坛丘已成市,坛丘有居民四五十家,多以冶铁为业。嘉靖年间(1522~1566年),坛丘居民数倍于昔,手工业以铜、铁、木、瓦、乐等作坊。溪南村任(宁)家浜人口较密已成村。
清康熙年间(1662~1722年),坛丘居民日增,货物并集,非常繁荣。坛丘已成为商贾聚集地,明月桥的桥联可以佐证这一点:“肩摩踵接人居密”。
民国23年(1934年),坛丘境内有坛丘乡、南塘乡、霖安乡、溪北乡、大谢乡、长甸乡6个全乡,大路乡、中穆乡、周溪乡3个不全乡,有3870户,15631人,其中男8332人,女7299人。
民国37年5月,吴江县撤并乡镇,坛丘境内有忠介乡、谢圣乡、善骏乡、南麻乡4个不全乡,有4313户,18355人,其中男9573人,女8782人。
民国38年5月6日,坛丘解放后,辖区范围一直有变,直至1962年4月南麻人民公社成立后,方稳定下来。
1951年,坛丘境内有坛丘乡、南塘乡、南心乡、郎中乡、大谢乡5个全乡,太平乡1个不全乡,有5020户,18623人,其中男9563人,女9060人。
1962年4月,南麻人民公社成立时,坛丘公社从中划出7个大队归属南麻公社,剩15个农业大队,1个渔业大队。下半年,将人福、大熟、北旺、坝里、星塔5个大队拆分为11个大队,坛丘公社辖坛丘、亭心、新安、人福、龙桥、南心、郎中、溪南、大熟、小熟、利农、东屯、桥门、南塘、西扇、新东、沈泥、坝里、星塔、大谢、小谢21个农业大队,1个渔业大队,有6078户,20669人,其中男10741人,女9928人。
2000年7月,坛丘镇辖坛丘、亭心、新安、人福、龙桥、南心、郎中、溪南、大熟、小熟、利农、东屯、桥门、南塘、西扇、新东、沈泥、坝里、星塔、大谢、小谢、渔业、西白漾23个村,1个小集镇,有7862户,27946人,其中男14124人,女13822人。外来人员登记的有1952人。
二、人口密度
人口密度按人口普查及有关资料统计,民国23年(1934年),坛丘地区每平方公里333人;民国37年,每平方公里391人;1953年,每平方公里399人;1964年,每平方公里450人;1982年,每平方公里584人;1990年,为每平方公里601人;2000年7月,为每平方公里595人。
表3-1 民国23年至1999年坛丘部分年份人口总量与密度统计表
年份 |
户数 |
人口(人) |
人口密度(人每平方公里) |
备注 |
||
总人口 |
其中 |
|||||
男 |
女 |
|||||
民国23年 |
3870 |
15631 |
8332 |
7299 |
333 |
|
民国25年 |
4347 |
18811 |
9884 |
8927 |
401 |
|
民国36年 |
4349 |
18164 |
9176 |
8988 |
387 |
|
民国37年 |
4313 |
18355 |
9573 |
8782 |
391 |
|
1951年 |
5020 |
18623 |
9563 |
9060 |
397 |
|
1953年(7月1日零时) |
4826 |
18735 |
9705 |
9030 |
399 |
第一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|
1964年(7月1日零时) |
5500 |
21122 |
11161 |
9961 |
450 |
第二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|
1982年(7月1日零时) |
6682 |
27435 |
14155 |
13280 |
584 |
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|
1990年(7月1日零时) |
7258 |
28258 |
14279 |
13979 |
601 |
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 |
注:民国23年、25年的坛丘含坛丘、南塘、霖安、溪北、大谢、长甸6个全乡,大路、中穆、周溪3个不全乡。民国36年的坛丘含坛丘、中南、大谢、长安4个全乡,溪塔、大路、周平3个不全乡。民国37年、1951年的坛丘含善骏、谢圣、忠介、南麻4个不全乡。1953年的坛丘含坛丘、南塘、南心、郎中、大谢5个全乡,太平1个不全乡。
表3-2 1949~1999年坛丘部分年份年末人口总量与密度表
年 年份 |
总户数 |
年末总人口(人) |
非农人口(人) |
人口密度(人每平方公里) |
年份 |
总户数 |
年末总人口(人) |
非农人口(人) |
人口密度(人每平方公里) |
||||
合计 |
其 中 |
合计 |
其 中 |
||||||||||
男 |
女 |
男 |
女 |
||||||||||
1949 |
2578 |
10986 |
5684 |
5302 |
— |
— |
1977 |
6886 |
27119 |
14097 |
13022 |
803 |
577 |
1951 |
1102 |
4317 |
2223 |
2094 |
— |
— |
1978 |
6970 |
27292 |
14147 |
13145 |
801 |
581 |
1953 |
1054 |
4344 |
2219 |
2125 |
— |
— |
1979 |
6910 |
27135 |
13990 |
13145 |
868 |
578 |
1954 |
1204 |
4845 |
2524 |
2321 |
— |
— |
1980 |
6904 |
27176 |
13986 |
13190 |
880 |
578 |
1955 |
1180 |
4907 |
2544 |
2363 |
— |
— |
1981 |
6918 |
27419 |
14134 |
13285 |
927 |
584 |
1956 |
2376 |
10071 |
5249 |
4822 |
709 |
— |
1982 |
6720 |
27497 |
14170 |
13327 |
923 |
585 |
1957 |
5889 |
22991 |
12015 |
10976 |
1238 |
— |
1983 |
6826 |
27488 |
14131 |
13357 |
940 |
585 |
1958 |
7884 |
30243 |
15813 |
14430 |
— |
— |
1984 |
6941 |
27412 |
14097 |
13315 |
944 |
583 |
1959 |
8066 |
30663 |
16137 |
14526 |
— |
— |
1985 |
7115 |
27449 |
14104 |
13345 |
953 |
584 |
1960 |
8223 |
29914 |
15494 |
14420 |
1271 |
— |
1986 |
7115 |
27626 |
14158 |
13468 |
940 |
588 |
1961 |
8267 |
29555 |
15409 |
14146 |
1004 |
— |
1987 |
7252 |
27748 |
14200 |
13548 |
922 |
591 |
1962 |
6078 |
20669 |
10741 |
9928 |
769 |
440 |
1988 |
7346 |
28030 |
14296 |
13734 |
1017 |
597 |
1963 |
5771 |
21037 |
10997 |
10040 |
761 |
448 |
1989 |
7479 |
28250 |
14382 |
13868 |
1082 |
601 |
1964 |
5679 |
21544 |
11385 |
10159 |
1022 |
459 |
1990 |
7529 |
28323 |
14335 |
13988 |
1095 |
603 |
1965 |
5690 |
22039 |
11566 |
10473 |
1080 |
469 |
1991 |
7567 |
28436 |
14431 |
14005 |
1076 |
605 |
1968 |
6281 |
23807 |
12634 |
11173 |
1007 |
507 |
1992 |
7591 |
28389 |
14392 |
13997 |
1197 |
604 |
1970 |
6528 |
25051 |
— |
— |
715 |
533 |
1993 |
7566 |
28343 |
14375 |
13968 |
1195 |
603 |
1971 |
6653 |
25576 |
— |
— |
722 |
544 |
1994 |
7646 |
28348 |
14360 |
13988 |
1220 |
603 |
1972 |
6680 |
25888 |
— |
— |
735 |
551 |
1995 |
7655 |
28477 |
14394 |
14083 |
1251 |
606 |
1973 |
6708 |
26237 |
13657 |
12580 |
817 |
558 |
1996 |
7680 |
28431 |
14411 |
14020 |
1258 |
605 |
1974 |
6705 |
26460 |
13789 |
12671 |
813 |
563 |
1997 |
7603 |
28348 |
14224 |
14124 |
1673 |
603 |
1975 |
6806 |
26754 |
13972 |
12782 |
807 |
569 |
1998 |
7854 |
28373 |
14029 |
14029 |
1764 |
604 |
1976 |
6832 |
26973 |
14014 |
12959 |
808 |
574 |
1999 |
7747 |
28176 |
14247 |
13929 |
1982 |
600 |
注:(1)表3-1与表3-2有五组数不一。表3-1中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是普查人口的数据,截至时间在年中7月1日零时;表3-2中为年末人口。(2)表3-1的统计范围为2000年7月与盛泽镇合并时坛丘所辖区域;表3-2为坛丘小乡、中乡、人民公社、乡镇各时间段的辖区人口。例:表3-2中1949年是善骏乡的数据,坛丘只是善骏乡的一部分。1951~1955年为坛丘小乡阶段,辖坛丘、三兴、中兴、中南、永年、皋牛、两机、南罗、大陈、组暗、小熟11个村。1956年的坛丘辖原坛丘乡11个村,原南心乡10个村及三兴、利农、兴彩共24个村。1957年的坛丘辖金星1社、4~10社,梅塘7~9社,明星1~4(5社划给震泽乡)6~12社。1958~1961年为人民公社阶段,坛丘辖亭心、坛丘、人福、龙桥、南心、郎中、坝里、新东、大谢、星塔、大熟、北旺、南塘、西扇、溪南、平桥、龙泉、北麻、中旺、南麻、太平、永安、捕捞23个大队。1962年4月南麻人民公社成立后,坛丘辖区固定,直至2000年7月。